應用即興劇到底在「應用」些什麼:為什麼要把「即興劇」引進教育訓練中?
August 12, 2023 02:24 am

作者:王家齊

許多朋友知道我做即興劇,也開過一些工作坊,有純粹研究即興劇表演的,也有給助人者、表演藝術老師與新創團隊的應用工作坊...

一些朋友上完課後,都很興奮地問過我類似的問題「這個真的很好玩欸,你覺得我們可不可以帶____做即興劇」或是「你覺得即興劇可不可以幫助學習_____」

這,就是想要「應用」即興劇的起心動念


什麼是應用即興劇?

本文,重點整理了Andrew Tarvin 的一篇文章,標題正是「什麼是應用即興劇?」他是一個工程師,也是 Humor That Works 的創辦人,主要的焦點放在企業組織的應用即興劇訓練。以下,和大家分享他的觀點:

「當客戶聽到我的訓練中包含『應用即興劇(Applied Improv)』,他們通常不太清楚這是什麼,或是立刻會幻想最糟糕的狀況—他們擔心這代表員工必須說笑話,必須做一些愚蠢的練習,或是要做某種信任倒...」

應用即興劇不是上述提到的這些。


應用即興劇,是從即興劇的世界擷取概念、點子與技巧然後把它們應用到商業、關係與生活

透過應用即興劇的形式學習,有以下五大好處:

應用即興劇的五大好處

#1 學員會經驗到學習效果

記得小時候你爸媽叫你不要碰瓦斯爐,因為它很燙,但你無論如何還是要碰結果燙到手嗎?這之後,你是否就不再徒手碰加熱的爐子?


你學到這點,是因為你從經驗中學習,而有了比別人教你來得更持久的印象。


今天市面上有許多訓練課程,都像是爸媽叫你不要碰爐子。演講對於介紹一些概念像是成長思維,確實是一個很棒的工具,但這不是我們實際學習或生活的方式。


應用即興劇提供一個瓦斯爐,讓你從中學到一課(但不用燙傷)。學員會經歷一個活動,這活動會幫助他們得到自己的「知識點」,而不是由講師告訴他們什麼是重要的。


聽到一個概念是一回事,經驗這個概念又是另一回事。

#2 學員會透過練習熟練技巧

想像一下,你很想成為一位小提琴家。為了完成心願,你不會在讀完一堆關於「如何演奏小提琴」的書以後,就立刻登上千人舞台演出。


事實上,你可能會讀一些書,但多數時間你必須拿來練習,要非常多。在你踏上舞台前,你將花許多時間彈奏音階、練習曲與歌曲。


然而,當我們訓練商業技巧時,我們讓大家坐著聽演講,然後期望他們可以立刻用上這些概念,而不需要任何練習或經驗。


聽一堂如何溝通的演講,就像是聽人解說如何成為小提琴家—除非你能練習你所學到的,否則這不會有效。


應用即興劇給學員練習這些新技巧的機會,讓他們可以立刻更有效能。講師(即興劇教練)不會只告訴學員聆聽與瞭解的重要性,學員會有透過實際練習以建構相關能力的機會。

#3 學員有足夠的安全感嘗試新東西

回想你第一次學騎腳踏車,你學得怎麼樣?你第一次嘗試就很完美嗎?大概不是。如果你跟我一樣,你大概在第一次練習時摔倒了,但漸漸地你做得越來越好,而在你意識到前,你已經能夠騎過整條街(只是你發現不知道怎麼停下來)。


「失敗」是任何學習經驗的關鍵元素。這讓你學會如何調整,並判斷什麼有效而什麼無效?但在我們的工作中失敗,通常會有不好的後果。


第一次當主管的人,可能會在學習如何當個領導者時,同時冒著讓員工不想來上班的風險。


應用即興劇提供一個安全的環境,讓學員嘗試新事物。同時也是一個較低風險的環境,讓學員可以失敗。學員在工作坊中學習什麼有效,而什麼無效,而不是在他們公司的重要專案執行期間,學會這些事。

#家齊小評:這點對於中階主管特別重要。就我的觀察,已經有一些工作經驗的主管,其實不太需要再看十本書,因為他們自己多半都接觸過了。


他們缺的是覺察與提醒。在即興力練習中,這樣的學員,通常會在「卡住」時回頭「覺察」自己的慣性,也跟其他有相似經驗的同學交流。


因此,他們對於即興力工作坊的回饋常常是:謝謝,這提醒了我一些重要的事(雖然本來就知道,但工作一忙都忘掉了)。

應用即興劇,可以用來覺察工作的慣性。

#4 學員能夠與彼此建立關係

在你所有的同事與工作夥伴中,你與誰的關係最好?多半是那些和你有共通點的人:也許你們在同一部門工作,在某堂訓練課程坐隔壁,或是你們都愛死了《冰與火之歌》。


關係,是透過共通的「興趣」與「經驗」所形成的。無論是內部與外部的關係,對任何公司來說都很重要。


這就是為什麼 Google 做的研究發現:一個有效率的團隊最重要的特色,就是「心理安全感」。應用即興劇創造了一個相互共享的好經驗,這會幫助學員之間建立關係。


要學習心理安全感,你可以去聽某位老師講解這個概念,或是你可以這樣做:透過和你的同學互動,從對方身上學習,感覺彼此更靠近,進而在這個教室建立真正的心理安全感

#家齊小評:即興劇應該是我看過最能快速暖化教室氣氛的工具。當然,有些練習並非即興劇獨有,但是與即興相關的練習暖身,常常會帶來一種氛圍:


你發現大家開始很專心地看著彼此,很開心地跟對方一起大笑(或是溫暖地微笑)結束後,比起剛進到教室,大家也能比較自然地跟對方說說話。


這現象很有趣,幾乎像是一種魔法。


我自己的詮釋是:即興劇練習會很自然地喚醒我們的兒童狀態(特別是在應用即興劇工作坊,你沒有需要演戲或Audition等演員的工作壓力時)


就像是小孩會專注地看著路邊的一朵花,跟其他的小玩伴說話聊天,為了爸媽講錯的一個字哈哈大笑半天...


而當我們遇見彼此的兒童狀態,我們也會有一種暖暖的連結。

#5 學員將能享受其中 = Have Fun!

無聊地坐在教室中聽課,或是和你的同學一起開心大笑,你會選哪個?你會從哪間教室學到更多?哪個選擇會讓你離開時更有印象?


哪堂課會讓你感覺很好,而且會想跟朋友分享?關於這些問題,Andrew Tarvin 會選:和同學一起開心大笑(我也是)。


Andrew 提到,令人難過的是:目前多數教授「團隊合作」的課程,都死在無聊的PPT呈現。即使要學「創新創意」那樣有趣的題目,仍然是可怕地無聊。


事實上,當這堂課很無聊時,你很快就會忘掉它,然後更把注意力放在你覺得有趣的事情上。


應用即興劇是有趣的。而且不是那種「公司跟我們說這個老師很有趣,所以這堂課實際上一定很爛」的那種有趣。


而是「我上班這一年來,從來沒笑得那麼開心」的有趣。


即興劇練習可以帶來開心玩的效果,其中的趣味並非來自講笑話,而是與其他學員之間真誠的時刻。


如此一來,你在積極參與的學習經驗中,學會一堂課的重要知識,比如創新。

#家齊小評:知道Andrew Tarvin為什麼把 ”Have Fun” 放在最後一條嗎?當然我不是他也無法通靈連線去美國,可如果是我寫這篇文章「什麼是應用即興劇?」,我也會做一模一樣的事...


即使「幽默」與「正向情緒」有助於我們「記憶」、「學習」的科學實驗證據越來越多。多數人還是被一個(很抱歉,不那麼科學的)限制信念給綁住,那是一個公式:學習=無趣+努力


有發現什麼嗎?這個公式裡面根本沒有「成效」兩個字。這其實是一整個世代的悲劇,多數人在學校都經歷過「無趣」的課程,但又要為了大考「努力」升學,考到大學後以為終於解脫了。


結果大二進實驗室做小論文,大三開始補習考研究所...


所以出社會後,多數人都被這條限制信念給綁住了。當學習不無趣,甚至有點好玩幽默。當上課不是努力抄筆記,而是可以透過「體驗」與「練習」來投入學習的時候,許多「好學生」就會陷入一種恐慌:


等等,這到底是什麼!?


(我上課總是要學員先把筆記本跟筆放下,結束後還是很想做筆記的人再跟我說,我保證知無不言—課程結束後還是需要筆記的大概兩三位,通常是一回去就要改良工作流程的夥伴)


先說,我不反對演講式教學。有些課我去上的時候,甚至希望老師多講一點,活動做少一點,不過原因各異...


有的是老師經驗豐富講得太精采了,實在不想被活動打斷,當然這也代表那堂課我已有一定的基礎。


有些則是老師帶活動的技巧與能量太低了,會有一種沒關係你講課啦不用勉強自己的感覺...


但就像 Andrew Tarvin 分享的這些智慧所言:如果我們只是看書、拍簡報、寫講義就能學會怎麼騎腳踏車?如何拉小提琴?或是在廚房活下來—那確實不需要應用即興劇。


然而,大多數的人際技巧(People Skill)都比較像是運動或演奏,你需要實作、練習與反饋。


這也是許多應用即興劇工作者會稱自己為「教練」,而非老師或導演的原因。

應用即興劇,到底可以應用在哪?

美國芝加哥即興劇團 "The second city" 曾經開設過一個身心健康方案(wellness program),是專門給目標不在成為演員,但希望從即興劇中受益的朋友。其中有許多有趣的應用課程,包括:


給「社交焦慮」的即興劇課程(improv for anxiety)

這個課程最特別的地方,是與認知行為治療(CBT)結合。CBT提供了症狀管理,與思考行為的調節策略,即興劇則提供一個安全且好玩的環境去探索這些技巧的可能性。


這也是一個由即興劇團(The Second City)與心衛中心(Panic/Anxiety Recovery Center)合作的好例子。心理治療平台 Psychology today新聞媒體有報導,他們後來也有發 Paper


這裡面,當然還有許多值得討論的操作細節與眉角(我自己與焦慮症患者工作的實務經驗,可參考這篇文章) ,例如:可不可以把即興演出想成某種比較溫和的暴露療法,或是即興導演的引導與教練(coach)技巧,能否讓每場戲的焦慮度如系統減敏感排序等...



給「自閉症光譜」的即興劇課程(improv for ASD)


知道有這個課程時其實很感動。因為我念研究所時,曾經在兒童心智科實習,當時主要的工作對象就是自閉症光譜的孩子。當時覺得,這樣的孩子也是喜歡遊戲,喜歡被愛,喜歡探索的,只是他們的方式不太一樣,而很辛苦。


這類課程的焦點放在覺察情緒、說故事(表達)中,這也是ASD容易比較辛苦的地方。而即興劇團隊與小組工作的特性,也自然地提供了許多社交互動與辨識社交線索的可能性。可以參考這個影片


我個人的經驗是,即興遊戲簡單、具體但有彈性的特色,也能引發ASD人際社交工作中,一個很重要的元素–情緒相互性(emotional reciprocity) 。簡單來說,就是「你快樂所以我快樂」。


給「助人工作者」的即興劇課程(improv for clinicians)


即興,就是在當下與夥伴合作。心理治療,則是在當下與個案合作。


對我來說「一位好的心理治療師,就是一位好的即興劇演員。」你不會知道個案今天進來帶著什麼樣的狀態與議題,就像你不會有一個寫好的劇本按部就班執行。


能當下即興,就很重要了。


2022年開始,我與《大心專業講堂》合作,開設了給心理治療師的即興課《助人者的禮物》,對此議題有興趣的朋友,歡迎參考這篇文章

教學即興力,新書上市


「教育的真正目的之一,是使人處於不斷詢問的狀態。」——曼德爾.克萊頓主教Bishop Mandell Creighto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