治療師的即興課:「自卑」或「無力」的人,地位就比較低嗎?
September 19, 2023

作者:王家齊

剛開始學人際地位,就像是新手進廚房—又期待又怕受傷害。期待的是,好像真的練就了人際關係的火眼金睛。怕的是,這練下去會不會走火入魔,怕是自己搞錯看錯......

這次開給心理治療師的地位課《助人者的禮物(進階)》,有學員問了個好問題:「如果一個人內心是自卑、沒自信,甚至是軟爛無力的話,代表他在生活中都是『低地位』嗎?」


這,之所以是個好問題。是因為:當你有了「人際地位」這個拐杖,你能夠去到更高更遠的地方,但可能也會因為這根拐杖...


掉入誤解的大坑。

大多數的地位工作坊,甚至包括提出地位這個概念的 Keith Johnstone 本人,都會用「高地位(High Status)」與「低地位(Low Status)」來分類。這個二分法,對一開始學習的夥伴很有幫助。但也很容易受困於以下三個狀況:

一、地位的本質,是動詞,不是名詞

誤解:習慣「高地位」的人,就一輩子、無時無刻都是高地位了。類似的誤解還有「我是低地位的人」或「他就是高地位的人」


正解:地位是「動詞」,不是名詞。嚴格來說,並沒有高地位與低地位,只有:


「壓低」別人或「抬高」自己,試著走高。

「抬高」別人或「壓低」自己,試著走低。


你可能會想,幹嘛弄得這麼麻煩?直接說高地位、低地位不是很好懂嗎?

登登,拐杖的問題來了。如果你覺得高低地位是「名詞」,那你該怎麼「轉換地位」呢?就像「有錢人」是名詞,但「賺錢」是動詞。當你堅持「他是有錢人」而「我不是有錢人」,其實是會感覺到很無力的.....


「好吧,我就不是有錢人(高地位)啊。」


但,有錢與否也是「比較」而來的呀。土財主是不是有錢人?不知道,因為要看跟誰比:跟小資族比,土財主當然有錢。跟企業主,甚至王公貴族比,土財主就弱掉了(俗話說「人比人氣死人」,就是這個道理)。


還有:Keith Johnstone 自己也在《impro》中提到,地位的本質是「支配」與「服從」。只是許多演員在舞台上,是很抗拒這兩個指令的,所以才用了「地位」這個相對中性的概念。


支配與服從,是不是動詞?

二、地位,是與「外面」的人事物比較而來的

而不是你心「裡面」覺得是怎麼樣,就會怎麼樣。

「人比人氣死人」除了提醒我們,「地位」是一個動詞。還告訴我們一件重要的事情:地位,是跟外界比較出來的。在《治療師的即興課》的進階工作坊中,我會訓練學員從身體姿態、聲音語調、空間運用與反應方式四個層面,來覺察高低地位的變化。

了解這些地位線索,其實「進可攻,退可守」。你可以退到一旁觀察別人的地位變化,早一步發現局勢變了。反之,你也可以「進」一步,透過釋放訊號的方式,讓別人產生你是「高地位」或「低地位」的印象。

大部分來上課的學員,都愛死了這個概念。只是在練習的時候,他們常常掉入一個坑(而不自知):


(我請兩位學員,試圖比對方高地位。)

(我注意到其中一位學員 A ,一直帶著友善的微笑,不但聳肩還露出上排牙齒)

→ 送給還沒上過課的朋友,這些都是「低地位」訊息

(我停下學員 A ,確認他是否知道練習目標,是要比對方地位高)


學員 A 回答我「有啊,我有做高地位。」持平而論,A 是真的有呈現「高地位」的線索沒錯。他試圖保持頭靜止不動,但因為不習慣又緊張,僵硬的肩膀就隨之高聳了。


真正的問題,不是 A 有沒有做高地位。而是: A 釋放出的這些訊息,有沒有「抬高」自己,或是「壓低」對方?

地位,不是內心想像來的,是真槍實彈比較來的(這也是為什麼:某些正向自我激勵法,並不會有效的原因)。


誤解:我覺得我在做高地位,那我就是高地位。


正解:我試著抬高或壓低對方,同時觀察雙方的地位是否有變化?如果有,就發現為什麼有?如果沒有,就思考為什麼沒有?


還有:學員 A 之所以無法成功地做出「高地位」,是因為他有一個高地位訊息(頭不動),加上三個低地位訊息(聳肩、僵硬、微笑並露出上排牙齒)。


這是個簡單的數學,你知道計算結果了。

三、地位,是「外面」,自卑、無力、沒自信,則是「裡面」

最後一個誤解,其實是這次《治療師的即興課》帶心理師們做工作坊後,才發現的。


誤解:自卑、無力、沒自信的人,常常呈現出很多「低地位」線索,那他們應該是低地位吧。


正解:說真的,這題比較難。因為你最好先有「裡面」與「外面」的觀念(簡單來說:你可以看得到的,就是外面。無法直接觀察的,就是裡面。) 。


自卑、無力、沒自信等心理學用語,都是在描述一個人「裡面」的情緒、受傷與慣性。而支配、服從等關乎人際地位的動作,則屬於「外面」。由於心理會影響身體(反之亦然),所以很多人在自卑、無力、沒自信的時候,會呈現出「低地位」的線索。


等等!這就表示自卑、無力、沒自信的人,等於「低地位」嗎?

關於這個問題,我們分成三點來解答...


1. 「毫無防備,是最佳的防備」


毫無防備(Non-Defense)這個概念,是 Keith Johnstone 在《impro》中提到的。毫無防備的意思是:透過「你是對的」「我就爛」等姿態,來迴避對方的攻擊(壓低地位)。這裡, Keith 講了一段很耐人尋味的話: 


「......我稱這個練習為『毫無防備(Non-Defense)』。但,這其實是最好的防備之一。」


舉例來說:無論是在即興劇的舞台上,或是家族伴侶治療中,有一種很常見的「吵架戲」是:誰也不聽誰的,誰也不讓誰的。


一個人指責,另一個人否認。

一個人算帳,另一個人裝死。


一個人緊追不捨,堅持對方說謊。

另一個人氣急敗壞,突然抓了狂。


這是充滿火藥味的的互動,卻哪裡也去不了。因為誰也贏不了誰。反之,如果我們讓一個人指責對方犯錯,另一個人「毫無防備」地承認所有事,事情就有趣了:


A:叫你去洗碗都不肯洗,你衛生習慣真的很差!

B:對啊,我就是個髒鬼。

A:...你還敢說!每次都是我幫你整理,你很糟欸!

B:你幫我收,我們家就乾淨啦。


這種「無所謂」「我就爛」的行為模式,有時候也會出現在自卑、無力與沒自信的人身上,只是不見得會用那麼痞的態度。


但,無論是用哪種態度,雙方的地位都改變了。自卑無能的人,是可以運用毫無防備的「我就爛」「我就不會」「不然你幫我」,來抬高自己或壓低對方的地位。


這也來到了家族治療中,一個令人玩味的觀點:有時候,家中某位成員的「病」,其實是一種溝通。


2. 家族治療觀點:症狀是很有力量的溝通


家族治療的觀點認為,許多心理與情緒的症狀(甚是某些生理症狀),是「雙方互動下的結果」。不能用單一的線性因果來解釋(他憂鬱,是因為他沒自信。所以有自信就不會憂鬱)。


有時候,症狀是充滿力量的。有些家庭中的孩子,是因為「生病」了,才「要到」了未曾擁有過的父母關愛(因為要帶生病的孩子看醫生、看諮商,平常的要求會少一點,關心多一點)。


看到了嗎?症狀「抬高」了孩子的地位,也間接「壓低」了父母的地位。同時,也透過這個地位變化,孩子無意識地向這個家,溝通了自己的需求:我想要被愛。


看到這,有些讀者可能會想:但是有些沒自信的人,確實很常有低地位的樣子,甚至引發其他人的試探、欺負與利用...


這,又是怎麼一回事呢?


3. Jeffrey Zeig:告訴我,你會如何做出你的憂鬱(無力、自卑)?


催眠治療師 Jeffrey Zeig ,建議過一個有意思的方式,協助個案將「裡面」的心思,變成「外面」的姿態。他會問個案:


「告訴我,你如何做出你的憂鬱?」


有些人的憂鬱,是垂下頭、不看這個世界...

有些人的憂鬱,是無力地哭泣,求人拯救...

有些人的憂鬱,是深深地嘆氣,繼續生活...


當你把「裡面」帶到「外面」時,就會發現:每一個說「我感到憂鬱」的人,他們經驗到的憂鬱,其實不是同一種憂鬱。


自卑也是如此。


自卑的人是不是低地位呢?或許,要先提問、觀察的是:他如何做出他的自卑呢?有些人的自卑,是腦中有聲音不斷打壓自己。於是他緊張地聳起肩膀,害怕被討厭所以強迫自己微笑...


是,那是低地位。


但有些人的自卑,是碰到困難就說「我很爛」「我不會」「這個你幫我」。然後你仔細一瞧,他身邊的家人、另一半、心理師,還真的全數出動幫忙...


那,他可能才是地位最高的那個人。

Credit: 本圖片由Ralph在Pixabay上發布

延伸閱讀

「教育的真正目的之一,是使人處於不斷詢問的狀態。」——曼德爾.克萊頓主教Bishop Mandell Creighto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