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興劇課程Q&A
即興不是急智,而是當下的藝術。
在即興劇工作坊中,我們會透過一系列的遊戲與練習
學習放掉腦袋過強的控制,讓直覺浮現並讓自己驚喜。
如同我最喜歡的即興金句
「帶一塊磚頭來,別帶上整座教堂」
因此,即興劇訓練【不是】要你拼命成為機智滿滿的人類
而是訓練你慢下來,回到當下,臣服當下,讓當下給你靈感。
更多關於【當下】這個主題的文章,可以見此
你並不需要很會演戲,或是很愛演戲。
當然,如果你熱愛舞台,即興劇工作坊可以讓你發揮所愛。
如果你擔心自己放不開,有偶像包袱,或是容易緊張腦乾—
(相信我,在我快四百場的工作坊帶領中,有快2/3的學員會向我表達這些擔心)
即興劇工作坊是一個放心跨越舒適圈的好機會。
即興劇確實是一種相當適合運用在團隊教育訓練的形式!
如果你還不確定即興劇為什麼適合團隊/企業訓練?
(也許只是聽別人說過,或是體驗過有種模模糊糊的好感)
歡迎你參考這篇我重點整理+本土實踐心得的文章
“定義應用即興劇Defining applied improvisation” (原文連結)
關於即興劇還可以應用在什麼領域,歡迎參考這篇文章,得到更多靈感。
應用即興劇Q&A
這個問題要先定位一下:
你想應用的課堂是「表藝課」「輔導課」或是「一般科」呢?
關鍵是:所有的課程設計都是「以終為始」。
所以要談如何應用即興劇在課堂,一定要先確定這堂課的目的是什麼?
有時候,即興劇不見得是必要的選擇。 繼續閱讀>>
我之前有一些在大專資源教室帶短期工作坊的經驗。通常會專注在幾件事:
有時玩即興遊戲會滿快樂的,大家會笑會很嗨,那我們就從這邊去聊聊
有時玩即興遊戲也會滿緊張,或是太想做好而緊繃或逃避的。
這時候,我會分幾個部分協助:
大概可以分成三個部分:
第一個是即興遊戲本身可以帶來的好處,有點像是提升人際關係品質的維他命。
第二個是運用即興劇的表演方法,練習從行動中「看懂」人際關係的「局面」。
第三個是把即興劇當成一個有感體驗工具,結合其他的人際關係理論做學習,
並透過即興劇的方式嘗試驗證(或否證)這些理論… 閱讀全文>>
這個問題可以分成三個部分:
一個部分是如何自在即興?
一個部分是如何展現自我?
最後一個部分是什麼會阻擋即興發生?
自在的關鍵是安全感,要達到安全感就要有信任。而信任又至少可以分成兩個部分:
可以靠近別人,以及可以讓別人靠近。 閱讀全文>>
人生實驗室Q&A
簡單來說,當我們經歷過度而無法負荷的壓力情緒時,神經系統會留下一個印記,一個刻痕。
這會讓人產生「一朝被蛇咬,十年怕草繩」的現象。也就是說,當類似於該壓力的事情(草繩)發生了,我們的神經系統就會立刻啟動防衛機制(看到蛇)。
當神經系統持續地在一種高張的狀態,就好像守在前線島上,不知道戰爭已經結束的老兵,當任何人靠近這座島的時候,他會立刻舉槍朝向對方,或是自己— 繼續閱讀 >>
如果對方哭到【說不下去】,這可能也顯示了他的理智腦(前額葉)暫時無法運作,
而情緒腦(邊緣系統)正旺盛地觸發「戰逃反應」。
這有點像是路邊受傷的野貓,即使你只是不帶惡意地走過牠身邊,
野貓要嘛弓起身子準備抓你(戰),要嘛就是一溜煙地跳進樹叢中(逃)。
在這個狀態,語言的功能是很有限的。不是因為語言沒用,
而是因為情緒腦無法解讀那麼精緻的訊息。
所以,與其說些什麼,不如先協助他安頓過度旺盛的大腦與神經系統。
這個動作,在創傷知情中稱為Grounding,
其實就是協助身體從情緒與危險的風暴中重新落地,回到此時此刻,重新恢復體感。
Grounding的作法,其實很單純… 繼續閱讀>>
恐怖情人(危險情人)的關鍵特質是控制。
但控制有好也有壞,有明顯也有隱藏版的,所以危險情人其實不容易判斷。
因為危險情人好壞都有,既不是夠好到安全有養分,也沒有夠壞到讓人敬而遠之,
這種「一下好一下壞」的感覺,就是危險情人的第一個特質,反覆無常。
你會一下覺得對方很好,一下又覺得對方壞極了。然而壞沒多久好又出來了,
可是好沒多就又來了一個壞…如此像是繞口令的狀態,常常是這類關係的原型。
你無法預期下一刻對方是好是壞。
(更深一層來說,有些危險情人自己也無法預期自己下一刻是好是壞,
所以當他們為了傷害你而道歉時,有一部分的確可能是真心的)
危險情人的第二個特質是情緒勒索,這個名詞大家都熟(有陣子也很常拿來戰別人XD)
但情緒勒索的讓「人不舒服」到底在不舒服什麼? 繼續閱讀>>
想做好沒有錯,但是為了做好而攻擊自己,就有可能會影響持續做下去的動力。
我認同把事情做好,甚至衡量結果也是重要的(這部分我與『重視過程就好』這派立場不同)
但不可以未審先判,做完之後只偏頗地看到做不好的地方,只想自我批判與檢討。
一樣,我不是說『檢討』不好,從經驗與錯誤中學習是好事,
但如果你把所有專注力都放在『我不好』,那就沒力去想如何『把事做好』 繼續閱讀>>